小径尽处堂>穿越历史>归一风御九秋小说17k > 第四百三十六章 十八阶
    黑衣老者点了点头,“洞神,高玄,升玄,洞玄,三洞,大洞,居山,洞渊,太玄,此为地之九阶,旨在通达周天,强筋壮骨,习有所成之后可化生气力,固本延年。”

    黑衣老者说到此处略作停顿,转而又道,“太虚,上虚,玉虚,太灵,上灵,玉灵,太元,上元,玉元为天之九阶,功在强大元神,换骨洗髓,大成者可把握阴阳,提挈天地。”

    眼见黑衣老者对答如流,吴中元越发确信他所言不虚,由于黑衣老者所说的天格九阶他此前从未听说过,便有心探问究竟,“为何下三阶为虚?中三阶为灵?上三阶为元?”

    黑衣老者摇了摇头,“天地九阶的称谓由来已久,难能溯寻根源,下三阶之所以以三虚为名,想必是初窥门径,空虚不实。中三阶称之为灵,当是根基已稳,大有灵通。上三阶似有回归本元之意。”

    吴中元缓缓点头,他虽然不是道士,但他的师父是,故此他对道家诸事也有些许了解,黑衣老者所说不无道理,与道家典籍不谋而合。

    想到道家,突然发现一个问题,不管是三虚还是三灵,亦或是三元,都是前缀太,上,玉来区分高下,竟然暗合道家太清,上清,玉清之说。

    外人不明所以,只当太清,上清,玉清指的是道教三位祖师,实则不然,太清,上清,玉清是天的三重境界,道德天尊掌管太清境,灵宝天尊住在上清境,而元始天尊的道场则在玉清境,太清,上清,玉清是三位道教祖师住的地方,而不是他们的名字。

    想到此处,急忙出言追问,“三元之上,可有三清?”

    黑衣老者疑惑回头,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。”吴中元摇了摇头,单看黑衣老者的表情,就知道他并不知道还有三清一说。

    “溪水清洁,可以饮用。”黑衣老者指着不远处一条潺潺的小溪。

    吴中元摆了摆手,“我不渴,还请长者详述解惑,这天格九阶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?”吴中元说到此处,感觉自己问的有些宽泛,于是便具体了一点儿,“晋身天格九阶,可是羽化飞升,化作仙人?”

    “何为仙人?”黑衣老者反问。

    吴中元试图解释,但此事根本无法解释,因为这时候没有道教,也就没有仙人一说,他无法向黑衣老者解释仙人是什么。

    急思过后,吴中元又换了个问题,“地格九阶的灵气为红蓝紫三色,天格九阶的灵气是何种颜色?”

    “三虚为黑,三灵为白,三元为黄。”黑衣老者随口说道。

    黑衣老者言罢,吴中元恍然大悟,其所说天格九阶与后世的地仙,天仙,金仙是对应的,根据道家典籍记载,地仙无有肉身,乃魂魄之属,发出的为黑色灵气,而天仙发出的则是银色灵气,金仙顾名思义,发出的自然是金色灵气。

    吴中元有心继续追问,却强行忍住了,此时心月狐仍在抚琴,先前平和舒缓的琴声逐渐出现了起伏波动。

    琴声虽然可以传递情绪,却不似语言那么精准,哪怕抚琴的人能够将自己的情绪准确的融入琴声,听到琴声的人也不一定就能通过琴声判断出抚琴之人想要表达什么,因为人都有自己的意识,听琴的人会将自己的感情代入其中,说白了就是会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。

    心月狐到底想表达什么吴中元不清楚,但琴声的前半部

    <ter>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》》

    </ter>分给他的感觉是空谷幽兰,竹林斜影,高山流水,鸟叫虫鸣,很雅致,很舒缓,很平静。

    但随后音律出现了变化,有了起伏和波动,给人的感觉就像平静的生活突然被人打破了。

    此外,琴声之中虽然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动,但每次起伏和波动都没有将曲调引向高处,事实恰恰相反,起伏和波动之后都带有明显的压抑和克制,貌似是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之后,主人努力的想要排除干扰,尝试恢复先前的平静。